昨天(8月6日)一早趕到科博館參加「賽.E.趴」3---2016年全國中學科學教育典範教學研討會。「賽.E.趴」是個屬於中學自然科老師的聚會,今年(第3年)以maker為主題,自然科教師圈的「手做」前輩、大師---林宣安老師,意圖透過研討會傳達--- Teaching &Making的關係,所以有別出心裁的安排:
1.探究教案甄選與現場發表:由入選的六件優良教案作者進行教案設計的發表,這次六位作者都是年輕的老師,真是教育界的曙光。
2.黃福坤教授、朱慶棋教授有關「探究與實作」的專題演講,兩位科教教師的努力與功力,對現場老師是最好的「加持」!
3.現場老師的分享與討論:上、下午場都各留有30分鐘讓老師們自由的喇咧、展示軍火,這是因為多次研習活動的心得---下課後的學習更有效。
4.最特別的是開場的說明,請來一位國中剛畢業的學生來分享「探究與實作」的自然科學課對他的影響,擔當重任的謝睿哲同學是宣安老師的高徒,無論是台風、口條、內容和簡報型式都令人驚艷,把老師們都比下去了!真是「探究與實作」最有說服力的作品!
自然科學=自然+科學?
但是謝睿哲同學無心的一段話,讓身為生物老師的我感覺好受傷啊(是有沒有這麼脆弱啊),因為他真實呈現了學生(甚至許多理化科老師)對「科學」、「探究」的看法。他說:「自然科學.....是自然(生物、地科)+科學(理化)....八年級是進國中後第一次接觸科學....」。也就是在他心目中生物和地科並不是「科學」!
科學=實驗(實作)?
其實把生物科當社會科來念或教的學生和老師不在少數喔!「科學等於實驗(實作)」這個概念可能存在許多理化科老師的心中(雖然他們並不一定會去實踐),而生物科和地科比較少有用到儀器、藥品的活動,也比較少「手作」作出成品,如馬達、水火箭、天氣瓶....之類,讓大家誤認為這兩科是沒有「實驗」、「實作」的,所以不是科學!。
但實驗(實作)只是科學眾多面貌之一並非全貌,當初新課綱會用「探究與實作」這個詞,其實因為很多老師都沒做實驗和實作,所以特別強調「實作」、「實驗」的重要性,但主詞是「探究」、檢核標準(學習表現)包含思考智能、態度與本質....等,就是在凸顯:實驗與實作的目標是探究能力與科學態度、本質;實驗與實作不過是用來培養探究能力的方法之一。因此在「實施要點」裡面還特別強調「....使用教學媒體、實驗活動、田野踏察或戶外教學等,除知識傳授外,更加注重科學方法運用、科學態度的培養及科學本質的認識。」,指出「自然科學習方法包括...專題探究、戶外體驗、調查、創造發明、資料收集、議題論證、發表傳達或植栽及飼養之長期實驗...」。
所以檢核一個學科是不是科學?一個人是不是科學人的標準是:能不能運用科學方法去解決問題、思考論證,能不能養成科學態度及認識科學本質。
只有實驗、實作不一定有探究;探究也不只是實驗或實作!我覺得「自然科學」應該是指:用科學的思考與方法,去探究自然界的事物。認同者請按讚....ㄟ....請傳達給學生們!
(圖取自宜蘭高中黃國修老師的野外踏查課程)
我的教學裡有探究嗎?
來參加這個研討會的老師,無論有無參與發表,都是認同「探究是科學的本質」這件事,也都是有心或已經在嘗試探究了,但是在很多場研習中都聽到老師的徬徨和恐懼,老師們說:我不會教探究、我這樣教有探究嗎、教探究要把學生帶向哪裡....
為什麼科學老師不會(或自認不會)教探究呢?這可能和老師們在成為老師之前的漫長受教過程中,並沒有被教導如何去探究,更沒有學過如何教探究有關!老師沒體驗過探究課程的風景,不知探究教學中學生會出現哪些表現...所以很徬徨!但是這些「有問題」的老師是最有潛力成為探究教學大師的人,因為「問對問題,問題就解決一半了」!但問題的另一半要如何解決呢?雖然在現場我用「口頭喊話」的方式,鼓勵老師們要有信心、勇氣去改變,但我知道老師們需要的是實質的協助!
實作研習----老師的探究歷程
實作是最有效的探究,像這次研討會發表教案的6個老師,在發表的過程中說:「這個肯特管是的一代.....,因為碰到....問題,所以我改變了......,這個是第二代.....」、「這個全息投影的做法,網路上說.....,但其實我發現......」、「粉塵爆炸實驗時......要.....才不會有危險.....我改了幾個版本......」、「人體釘床實驗.....學生這樣做.....如果換成.......」、「浮力....把球壓進水裡.....換成.......」,最後壓軸的「酯化實驗」更因為「....做不出課本實驗的分層.....我嘗試很多方法.....最後改用....碳酸鈉.....」...而意外引起一場「可不可以改變課本實驗流程....」的論辯(這裡)...,其實每一步都是一個問題解決的探究過程啊!
在發表會中我看到:透過實作設計課程的過程,老師經歷了的探究過程,這可以補足老師本身缺乏「探究」經歷的缺憾。但從老師們的教學呈現來看,老師們最後在課堂上是以修改過的最佳版本呈現在學生面前,老師呈現的是探究的結果而非過程,學生沒有參與「探究」!
探究教學的最後一哩路
怎樣讓學生也經歷探究過程?這是探究教學的最後一哩路了。「實作型」共備、研習應該是開進最後一哩路的最好載具!如這次透過賽E趴3這樣的研討會,聚集眾多人的經驗、智慧,能協助老師發現自己的盲點(這應該由6位發表的老師來現身說法),當然如果能夠有「觀課」、「議課」等過程就更完備了!!
「TEAM ----Together Everyone
Achieves More」雖然是很老套的口號,但在成長,改變的路上,團隊、社群真的可以讓老師幫助老師,讓我們都更好!
「探究」與「成績」的衝突?
有別於「怎麼做?」這種「操作型的問題」,「做探究會不會影響成績?」這是信念型問題:因為現行考試不考「探究與實作」,所以老師們「覺得」以「探究與實作」為主的教學會降低考試成績,這帶給他們很大的壓力!
「探究」真的會影響「成績」?其實,並沒有老師去驗證這個命題,當然也沒有「探究、實作」使成績變差的證據,但老師就是這麼相信著!這類問題會不會只是老師想出來嚇自己的?
其實老師們可以換個方式問自己:我目前的教法,學生的成績有很好嗎?依據105年會考結果分析,自然科達A級的人數是5科中最少,C級人數僅次於英、數兩科。看來傳統講述、練習的教法,並不保證會得到好「成績」,更遑論科學探究能力和態度了!
「探究能力」需要有多少「知識」做背景?學習成效差的學生是不是不適合學探究?這也是很多老師的困惑,其實探究有很多層次(請參考107課綱自然領綱草案各階段學習表現指標),並不是每一次、每一位學生都要做到像科展或專題研究那樣的等級,「探究」要培養的是思考的習慣、是解決問題的能力,是溝通表達的方法,和「知識」間沒有必然的關聯性!以我在補校教阿公、阿嬤級學生的經驗為例,他們在幾乎沒有「科學知識」做基礎的情形下,也能做很好的探究呢!引發動機、培養思考的習慣,動手做....才是探究的關鍵。
「BACK TO BASIC」
昨天在綜合座談前,我曾說兩個故事,希望老師思考「科學教育」的意義,以下是我說的兩個案例:
1.夢二時,退休資深自然科前輩伍瀀肇老師說:「探究」我已經做了幾十年了,怎麼107課綱還要特別提出來?表示幾十年來我們都沒有落實啊!對,「探究與實作」一直是古今中外自然科學課程的主軸,它不是新玩意兒,借用朱慶棋教授的話,探究是「BACK TO BASIC」!回歸科學教育本質!
過程與結果
遊戲之所以吸引人是因為在破關過程的努力、挫敗及破關後帶來的成就感,「寶可夢」吸引人的地方是「抓」的過程,而不是抓到幾隻,同樣的,科學的樂趣在探究的「過程」而不在獲得的「成果」 (知識)啊!讓我們BACK TO
BAS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