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要進入正題,但首先要界定我所謂的「探究與教學」指的是什麼?我知道大家聽過我執行了5年的「探究課程」,但以新竹市的多數學校七年級生物課是每週三節的事實,要進行「主題式探究」,把探究作為一個課程,有執行上的困難。而且和我連繫的怡嘉老師,希望我以下冊教材內容為例,提供可行的方式。我想這比較接近「把探究的精神及實際執行方式融入在課程中」,所以我設定為「探究式教學」而非課程。這次我選擇以模組的「五段式教學法」來做說明,因為它非常符合科學方法:觀察、發現問題、假設、實驗、發表…等步驟。
步驟1:觀察情境、察覺問題---好的問題打開學生的天眼,並繁衍新問題
探究並不等於一定要實驗,有實驗動手做也不等於是探究,重點是:學生是否先存有問題,為解決問題而去動手做驗證。科學不是因為有發現問題、才會有假設與實驗嗎?但是學生會自己發現問題嗎?這就是老師要做的:在教學中提供一些情境、打開學生的視野,讓學生觀察到更多的自然現象,並引發疑問。當學生提出問題後才有可能引導他們做實驗求證的方法。把情境帶到學生面前,擴展學生視野、引導發現新問題
我以「植物的感應」為例和老師分享我的作法:我先請老師回想自己上「植物的感應」常用的模式,大概都是舉個例子---如陽台上的….等作為引起動機,然後說明定義:向性是….。我的作法是:給學生看6張圖片(PPT),在看每一張圖時都和學生做問答,如:第一張圖我問:這在哪裡照的?什麼時間照的?學生很快就會答:教務處旁那棟教室、早上照的,因為陽光從x棟照是那邊照過來…,每一張照片我都會安排這種很生活化、沒有太大學問的問題,主要是讓學生願意而且有能力回答。接著我會問重點:照片中的植物有什麼特徵和「感應」有關?學生七嘴八舌後最後會得到:「它們都面向陽光」的說法,這是這個單元的重要概念之一,但我要讓學生自己說出來而不是由我告訴他;接著我會問一個課本沒有,稍有挑戰性的問題,如:如果我下午再去照,這些植物會轉到另一邊嗎?這時學生就會有爭論,各依自己的知識、經驗或推論來爭辯答案,這就是我要的---讓學生發現問題;我會裝傻說:老師也不知道答案耶!要怎樣才能決定哪一個答案是對的呢?學生說:下午去看就知道啦!你看,我們並沒有真正做實驗,而且也沒花很多時間,但是這裡面包含了觀察、發現問題及簡單的驗證….。我用這樣的模式讓學生看了六張照片,目的是:把情境帶到學生面前,擴展學生視野、引導發現新問題、還要誘導他們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樣簡單的觀察情境,其實幫助學生察覺不少課本上沒有的問題,如:百香果的捲鬚一定要有接觸才會捲嗎?為什麼不是同向螺旋捲?白天時如果將酢漿草放在黑暗處葉子會閉合嗎?….這些都是課本上沒有的、可以做探究的,如果時間允許就可以變成很好的專題探究或科展的題材。
引進知識概念
之後老師再提出更有挑戰性、需要統整、分析能力的問題,把課程導向知識概念的教學:請把這6種現象分類(分成2-5類皆可),你會怎麼分?為什麼?其實我在照片中安排了兩個梗:百香果的捲鬚及楓紅,這兩種感應是課本上沒有的,我要測試學生能不能不按照課本,而是自己歸納出特徵來做分類!此時會出現有趣的現象:成績不是太好的、沒有預習或補習的學生,會很有自信、很有創意的分類,如:會動的和不會動的;和生長有關的一組、和生長無關的一組;和陽光有關的一組、和陽光無關的一組….等,反正他們自有一套分法而且敢講。反而是成績很好的學生(或有補習)找不到頭緒,他們會說:應該是鵝掌藤和地瓜一組:都是向性;酢漿草和捕蠅草一組:都是膨壓運動;可是楓紅要分在哪裡?他叫做什麼感應? 當我問他們:鵝掌藤和地瓜的共同特徵是什麼時,他們會說「都是向性」(用概念解釋概念),我再問「哪從哪一點看出他們是向性?」,就答不出來了(只能答:課本這樣說吧!),他們被課本或補習班制約了,所以他們比較少看出新問題,也提不出新看法。當學生有認知衝突、有無知的感覺時,我再順勢說:同學的分法也有道理,不過科學家根據長期研究後將這些感應分為…..
如果學生不回答問題…
當我分享完我如何利用提問來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察覺問題後,老師提出這個疑問:如果學生都不回答問題要怎麼辦?這可能是多數老師的痛,有時費盡心思設計問題,學生就是不配合你、不討論。但我比較少這方面困擾,我採取預防勝於治療的做法:當你提問時一定要考慮學生的經驗,讓學生願意、也有能力回答,如果提問像考試一樣,是需要先念過書,先有很多知識才能回答的,那就和考試一樣,只有少數學生能答,而且只有標準答案沒有討論空間。如果你太快批判或否定學生提出的答案,那學生很快就會閉嘴不想回答。老師要保持對學生的問題有興趣,願意和學生討論的習慣,也要多鼓勵學生,這樣才能培養出討論的氣氛!
「直接呈現知識」和「把知識藏起來讓學生去發現」
另一個老師提出很核心的問題:老師這樣拐彎抹角之後還是要教科學知識、定義等,如果老師用很好的講解技巧,很清楚、有系統的把知識教給學生,不是更有效率、考試成績更好嗎?為什麼要花那麼多時間(其實並沒有多花時間)讓學生去探索、發現呢?這個問題太大,我一時也沒辦法回答,之後我們在吃飯時都反覆在談這個問題,我只提供一個事實:當你知道有一個標準答案時,你就不會去尋找,當你獲得答案時,你就不會去思考,這就是我剛開始時所說的「美麗背後暗藏的危機」-老師和學生都不思考!這是我們都認為不好的教與學!
老師的覺察是改變教學的契機
其實本來我設計這段分享是要以此為例,請老師們從下冊的教材中發展一個適合的「觀察情境、察覺問題」的方式(工作坊就是要實作啊),後來因為老師們的提問和討論而沒有真正的實做。但是我從老師們的提問看出老師們其實已經有在觀察自己教學的情境,已經針對自己教學提出問題,比起多數老師只知否定,或根本不知問題所在要強太多了!我以前曾碰過老師說:「那是因為你教一年級,一年級學生好騙,二、三年級學生才不鳥你…」,或「你那樣教學生有考比較好嗎?」,這就表示老師還沒覺察教學的問題,當然也就不可能去設法改變了!我想新竹市這些老師們已經跨出很大一步,之後就只剩「技巧」的問題,這是比較容易解決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