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的生物課程中,幾乎每個版本都有用魚的尾鰭觀察血液流動的這個活動,這的確是很有看頭的活動---看到血球跑來跑去時,學生幾乎都會興奮得尖叫---真的有在動耶!但是過程中"包濕棉花"這個做法(學生基本上會以"蓋棉被"方式來包),不但搞得鏡台溼答答,也常弄濕了物鏡;而魚被很粗魯的對待就會掙扎抗議,彈跳拍打的尾鰭使觀察變得很不容易,成功的機率也降低不少!
小動作大改善
其實很小的動作就可以改變這個活動--用透明夾鏈袋(小吃攤用來裝醬料供客人外帶的那種),將魚裝到袋內袋內加一點點水(加太多魚會游動)老師將魚裝袋後交給學生,學生將這袋魚放在培養皿或載玻片上---整個過程學生不必直接碰到魚,觀察活動隔著透明塑膠袋進行--鏡頭.鏡台不會被弄濕而且魚在袋內較不會亂跳容易觀察,大大提高成功機率!觀察完了學生將魚整袋交回,老師再將魚放回或直接轉給下一班觀察(袋中可保持潮濕且因學生不會擠壓魚所以損傷率降低.連續兩節課都不致於造成魚的傷害)
這是我在上完課後利用下課時間拍的影片!(下一班的學生進來了微著我嘰嘰喳喳的講話)
動脈,靜脈?流速,流向?
關於血液流動觀察書本總喜歡問哪一條是動脈靜脈?並要比較流速流向等,其實這要找到微血管之後才能判斷,我覺得讓學生觀察知道--血管中有很多紅血球(為什麼看不到白血球呢?紅血球為什麼不是紅色的?),他們真的在血管中流動,有些血管粗,有些則較細,流速也有不同.....這樣就很好了!學生如果執意要去找出微血管(不太容易呢!),可能挫折感不小,再加上流速其實很難比較呢--血管粗細不同,魚的活動不同...這些都會影響結果!所以通常我只要他們多觀察,卻不強調課本上指定的觀察重點---怎樣判斷動靜脈動靜脈的流速...這些都是已知的知識,課本上就有,沒找到也不影響學習,何必讓這些東西破壞觀察的樂趣呢?
魚頭在哪邊?
另外一個由這個實驗衍伸出來的常見考題---從血管徒判斷魚的頭哪個方向?如 :複式顯微鏡下觀察小魚尾鰭的血液流動情形如圖所示,由血流方向判斷小魚的頭實際位置是在觀察者的那一邊? (A) 上面 (B) 下面 (C) 左邊 (D) 右邊。
看起來很合理,其實根本是不通的!請看下圖---如果我用這個顯微鏡下的血流方向圖(圖一)來判斷魚的頭在哪裡?--鰾準答案一定是左邊,因為動脈血從左邊流過來所以心臟在左邊,也就是頭在圖的左邊
但其實它可能是圖二這樣觀察的結果!顯微鏡是觀察一個很小的點,微觀和巨觀並不是只有大小的差異而已啊!
,
哇,用塑膠袋裝小魚這一招好棒!:D 這樣比較不會傷害到小生命了!:D
回覆刪除月玲老師您好,關於文中"複式顯微鏡下觀察小魚尾鰭的血液流動情形如圖所示,由血流方向判斷小魚的頭實際位置是在觀察者的那一邊? (A) 上面 (B) 下面 (C) 左邊 (D) 右邊 ",這個題目正確答案是不是應該是選項(D)右邊,因為雖然心臟會在視野中的左邊,可是因為複式顯微鏡的特性左右顛倒,所以正確魚頭的方向應該是在觀察者的右邊。如有錯誤敬祈指教...
回覆刪除to:AK
回覆刪除謝謝你的回應!的確,如果按"理論"來說是圖中的左邊也就是觀察者的右邊!只是真實狀況不一定是這樣啊!從文中的圖就看得出來了!我想提醒老師和出題者注意這個問題!
可利用流向和流速,來判斷動.靜脈和微血管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