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3日 星期日

「全球暖化會導致北極熊滅種嗎?」---賽e趴2 探究與論證教學PART2

嘗試發展以論證為主的科學教材
上次參加賽E趴時,擔任林莞如老師論證教學的助手,之後我寫了賽e趴2---探究與論證教學PART1(社會議題篇),然後PART2一直沒下文,當時我在文中提到---「學生易受文本左右、學生沒有能力判斷證據的正確性」,其實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問題,而且我一直認為論證不只適用在社會議題,其實科學知識的論點也是論證出來的,所以我一直在想發展一個以論證為主的科學教材,正好我目前在嘗試寫「變動與穩定」跨科議題的模組,所以試著把論證教學寫進去(這只是4個子活動共8-12節中的第四個子活動中的一節),寫好之後,由於這樣的教學模式畢竟是老師不熟悉的(我自己也不熟悉),所以我想先聽聽老師的意見(如:易閱讀嗎?教師手冊要怎麼寫?學生閱讀文本最好多加什麼....?),做為修改的參考,於是把初稿放上FB請老師們「試讀」,感謝 Wei-lun Chang 老師提出「第一頁的兩個主張有延伸閱讀的文本嗎」的回應,所以我寫這篇來說明活動四「全球暖化會導致北極熊滅種嗎?」的設計理念,也當作賽e2心得的PART2

教材初稿在此



有思考的「訊息接收者」
Wei-lun Chang 老師提出「第一頁的兩個主張有延伸閱讀的文本嗎」---答案是都沒有!主張一和主張二都沒有給學生其它延伸閱讀,但會給老師延伸資料。會這樣設計是從國光石化和核四...等議題論證教學中得到的啟發(請看此篇):在論證教學中,老師給的參考閱讀資料越多,學生的思考空間就越小,且容易出現被「資料」牽著走的情形。這種情形在其他議題爭論時(歷史課綱微調、塵暴事件...) 也出現過:很多人習慣閱讀「懶人包」,然後在懶人包中尋找和自己原先想法相同的資料來支持或反駁某一論點,也就是說閱讀者只是擷取資料並沒有從這些資料中得到新知識或觀點,老師教材是「訊息提供者」而學生是「訊息接收者」這樣比較像閱讀能力而非論證能力的培養,我想要的論證教學是老師是引導思考者而學生能運用思考產生新知識論點所以我想改變教學方式。

檢視「理由」的合理性並設定「證據」的類別
在這個教學設計中,教材中只提供主張(議題、說法)而不提供其他資料,老師要做的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想---如果他是科學家,有什麼原理、理由會讓她說出:「全球暖化會導致北極熊滅種」這個論點?其實這些理由只是「常識」,學生應該能聯想到捕食、棲地相關的說法,將來在提供的教師手冊會多收集些資料(或教師自己補充收集),供老師在引導學生回答問題時的參考(一定要等最後關頭才出手)!
至於證據,也不是由老師或教材告訴學生需有哪些證據才能支持這個論點,
而是先讓學生討論:如果出現哪些數據、或事實才能證明這個論點是成立的,也就是學生須先思考、設定證據的類別、內容,然後再根據討論的結果動手去找資料(數據、證據)!!!
這樣做是有鑒於在真實生活中,當我們接觸到一個議題、論點時,其實是有一大堆真假資料等著我們,而不是像教材設計中由老師提供、整理過的閱讀資料,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去篩選這些資料,只能依賴「懶人包」而被懶人包牽著走,所以我希望希望藉由這樣的教學設計,讓學生知道:「面對議題時需要先檢視「理由」的合理性並設定「證據」的類別」,這樣他們在收集資料時可以縮小範為節省時間,判斷數據時也較有依據(原先的預測),即使是閱讀別人提供的懶人包也能依原先對證據的設定來判斷懶人包的內容是否正確合理
論證能力是我們國民非常欠缺的素養,所以才會出現理盲的社會,一直在想怎樣把論證融入課程中,曾經想用TAP模式,但寫了之後覺得有「模式」是比較容易依循,但其實也是束縛,而且老師若有「又要學一種新教學法...」的感覺,可能反而抗拒排斥,所以嘗試改變成這種以文字說明、似有若無的模式(說難聽點就變成不三不四的模式),看看老師們能不能接受!
科學也有引導寫作
最後總結的作業是寫出論證過程我採用了引導句(引導寫作模式),我想這種需要較長篇幅(最少4句)的科學寫作,對我們的學生而言是難的,用引導句讓他們照樣照句,應該是有幫助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