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公開課-老師們的自我挑戰

 勇敢的挑戰者們
今天的宜蘭公開課博覽會,我負責國中自然張揮鈺老師的說課、觀課、議課主持,在簡短說課後,我們進行了一節課的觀課,接著進行了二節欲罷不能的議課。議課時,授課教師簡短說明備課過程、設計理念後,就由6組內觀老師報告觀課所得,聽完內觀老師的說明,我出自內心的說:謝謝大家如此精準的"看到"孩子們的表現,謝謝大家如此勇敢地接受了授課老師的挑戰!!因為授課者和我在設計課程時,就在「按傳統架構上課,展示一場結構完整、效率良好的課」和「打破框架,重現科學家探究過程」兩種模式中掙扎,我這個不必親自上陣的共備者,分析了兩者利弊供授課者選擇,最後披掛上陣的揮鈺老師勇敢的挑戰了後者。我們冒的風險是:觀課老師可能會看到「老師沒在做事、學生很忙但沒有得出正確答案」的一堂課。但議觀課時,老師很勇敢的說出:這堂課打破了我的....習慣、框架,很有慧眼的看出學生和授課老師的亮光,很堅定的說:我回去後想試試看。
 要越過的難關
揮鈺老師選的單元是原子結構,學習內容是:Aa--1  原子模型的發展;主要的學習表現是:tm--1(建立模型)能從合作討論中理解較複雜的自然界模型。an --2(科學本質)科學知識會因科學研究的時空背景不同而有所變化。
這真是挑了很困難的單元,有很多障礙要越過,包括:
一、來自學生的障礙:原子是看不到、摸不著的抽象概念,但學生平常多少聽過這個名詞,所以他們自以為很了解(這從閱讀前的提問:問題一細胞是構成生物的基本單位,地球上的所有物質是否也有其基本單位來構成?問題二你看過原子嗎?你認為它是怎樣被發現呢?學生都很自信的認為自己寫的答案是對的,可以看出學生的自以為懂),怎樣讓學生察覺自己已有的知識可能是錯的或可以修改的?怎樣激起學生的好奇想去探索原子?這是第一個難關。
二、來自課程結構的障礙:依現行的課程架構,其實學生在學原子之前是沒有任何粒子概念的,不知道物質是由粒子組成的的學生有辦法理解:「一切物質均由微小粒子組成,這種不能再被分割的粒子稱為原子」、「不同元素的原子能以特定比例結合成不同的化合物」的意義嗎? 課本中的敘述有助於學生拚出原子的形象嗎?至少我這個生物老師去看下段文字時,我無法理解原子是長怎樣的。
西元1897年湯姆森(Joseph John Thomson, 18561940)發現原子其實是由帶電荷的粒子組成,他從原子分出帶負電的電子,並認為原子是密度均勻且帶正電的球體,電子平均分布在其中
我根據這段敘述自己畫出的湯姆森模型是如左圖,然後揮鈺老師說:不是ㄟ,湯姆森的模型是紅色的那張()才對我一直沒看出原來圖中的十字是代表正電荷,沒辦法和「葡萄乾布丁(或西瓜肉與種子)」連結,!
總之,生物老師看不懂理化課文,我覺得這課文太不親民了,於是怎樣讓課程架構更貼近古代科學家的思考歷程,更貼近學生的認知歷程,這是要越過的的二個難關。
三、來自探究向度的障礙:建模屬於探究能力中的思考智能(t),是腦中的活動,不像問題解決(p)是外顯的行為、活動。要科學老師設計觀察、定提、實驗設計、操作、數據分析等教學,不困難,但要引導學生思考,去建立模型理解科學知識,就難多了。怎樣讓學生真的動腦、怎樣判斷學生是在思考還是在發呆、放空是我們要挑戰的第三個難關。
四、來自進度的障礙:原子結構正常進度需要2節,公開課只有一節,所以建模只能做到湯姆森和拉瑟福原子模型,老師還不能進行統整,公布答案,而且學生在沒有任何粒子、原子概念下,很難得出正確模型,甚至和正確答案搭不著邊。如何讓觀課老師相信:這看似浪費掉的一節,其實對未來一節(或兩節課)的建立模型有很大的意義和實質幫助,如何讓老師覺得探究其實並沒有更浪費時間,標準答案其實沒有那麼重要,這是我們要挑戰的最大難關,成敗就看這一關了!!
翻轉吧,從傳統的基礎跳躍
所以,我們到底是怎樣越過障礙的?
一、不喜歡課本的編排方式?自己調整吧!一般的教科書或教學習慣是把原子結構放在6-36-4,但把原子結構當成6-1來開始這個單元,也是很順的!
二、不喜歡課文的敘寫方式?(好啦,其實是看不懂) 」,那就自己寫吧!相信我,自己寫其實不難,只是上網抓資料,加個情境,刪掉太難的內容就可以了。後來又因進度等考量,文本採AB版本,以方便做交流學習討論。
三、怎樣讓思考真的發生? 怎樣看到學生的思考?我們採用kwl閱讀的一些策略,(1)閱讀前先以問題引導學生了解自己已具備的知識,及思考學習的方向。讓學生覺察從已知到新知的心智活動過程。
(2)學生利用便利貼記錄自己的想法,讓學生檢視自己的已知,比對自己閱讀前後想法的改變。
(3)跨組觀摩、交流、比對。根據AB文本資料提出各組原子模型。若學生在交換分享後有修改原來的模型而且知道修改的依據,那就表示他們會運用資料、有在思考,他們會建立模型。(詳細教學流程,詳情請看四格教案教學簡報閱讀資料AB)
結果呢?學生的學習有發生嗎?我用以下的圖來說明:
感動的畫面
這張圖有一個讓老師感動到要哭的故事:這組的同學經過抓破頭的閱讀思考後,畫出了很多芝麻點點的湯姆森原子模型(他們閱讀A資料),之後和閱讀B資料的組分享討論後,發現蹊蹺,其中一個同學自言自語:難道我們的黑點點就是B資料中的.....,然後全組七手八腳去抓B文本來看,找出B文本中的資訊...說:原來….那我們應該這樣修才對….,當我離開那組時,看、聽到組員仰天長”---好聰明啊!!不管她是稱讚自己聰明想得通這個模型,或佩服湯姆森聰明能發展出這個模型….總之,學生真的經歷過科學家探索的快樂!!
這些也讓我很感動,這是某一組在閱讀後,提出的想深入探究或想了解的內容,你看,學生真的有在思考,而且這些問題問得多好。我看到有學生問:原子是什麼形狀的?他們畫的是方形的,這讓我很震驚:對阿,原子為什麼一定要長成圓形的? 我相信以前的科學家也問過這些問題,他們在經歷科學家的思考歷程!
那些探索單上的黃色(探索前的想法)、藍色(探索後的想法)便利貼告訴我們好多事,你知道嗎?學生認為原子是怎麼被發現的?很多人寫:用顯微鏡觀察!!
閱讀後,學生認為:原子內有很多帶負電的電子,然後負負得正所以有正電、有的電子比較大,帶的電比較多….電、電荷、電子、正電、負電、電中性….這些對學生而言是天書啊!!
回頭來看看,當學生看到課文中的這些文字時,
「原子由電子、質子和中子三種主要粒子所構成。其中,質子和中子構成原子核,位居原子中心;電子快速繞行原子核,活動範圍即是原子的體積。
一個原子中帶正電的質子與帶負電的電子所帶的電量相等,個數也相等, 使得原子呈電中性。電子質量很輕,接近質子質量的1 1836,而中子的質量與質子約略相等,原子的質量幾乎都集中在原子核,因此原子的質子數與中子數總和稱為質量數」
他們到底是怎麼去理解的?當他們能寫出測驗上的各種選擇題時,他們真的懂了嗎?
看著想辦法把自己的探究講給別人聽、和別人討論後,一再修改自己的模型的學生,深深覺得:這些遠遠比正確的原子模型重要啊!!
(議課也帶給我很深的感動,有空再寫了,1224公開課相簿)
(PS:今天真是賺很大,因為林如章教授意外現身...他在昨天參加另一活動時聽說了今天的公開課,竟然就專程從台北跑來了,而且參加了完整的一天的行程,議課紀錄好完整阿,又提供了好多共備的做法,老師對縣場老師的鼓勵與指導,真是令人感動。其中老師提到師生共備的概念和做法,正好可以作為我們下學期挑戰的目標!!(會後老師還被我、怡翔、宛青去喝咖啡其實是我們意在淘寶….這杯咖啡真是太有價值了)
林如章教授觀課紀錄 (這觀課紀錄真的是典範,太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