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 星期五

公開課的洪荒之力與灌頂醍醐

公開課---是誰使出洪荒之力?是誰以醍醐澆灌誰之頂?

 一年一度的宜蘭縣公開課博覽會,本來覺得「變不出新把戲」了!!但疫情改變了舊思維,全新線上公開觀議課登場!!!

洪荒之力1-縣級的行政規劃、資源

9月底從思芳課督和謝惠娟(候用校長,在教育處課發科實習,也是我們自然探究團的優秀教練)處聽到---今年公開課博覽會採線上方式,惠娟老師說:這次公開課,我向科長建議讓老師們自己做15分鐘的教學影片,這是我們一直在做的事。聽到他的說法我真是嚇出一身冷汗,腦中浮出一堆疑問,比如:公開課老師還要自己做影片,老師們會大反彈吧?老師們哪有時間?拍攝設備?會使用剪輯軟體嗎?從意願、時間、軟硬體設備等方面都有滿滿的困難,於是我直接問惠娟最關鍵的問題-你期待做出什麼樣的成品?發揮什麼效果?(以終為始上身),以下是惠娟老師的回答:

成品-精簡版-15分鐘的教學剪輯;此概念來自彰師探究計畫第二階競賽與日本國立教育研究所影片(連結),完整版-實際課堂的完整一節課(45分鐘)

效果-

1.借公開課形成共備團隊-這次公開課不是只有授課老師一個人的事,有幫忙錄影、剪輯的共備老師,及各領域輔導員協助。

2. 讓每個老師都能有製作線上教材的經驗。

3. 讓公開課觸及面更廣、更久!

這說法有說服我,我評估-關於成果,這是技術性問題,如果有配套措施,以團隊的力量,要完成影片並不難。至於效果,則充滿理想,也是宜蘭縣自然團這幾年一直在做的事,現在有更高層級帶頭做,應該會有不同風貌!

所以我問了-我能幫什麼忙嗎?於是有一場公開課博覽會之共備研習,由講師們和參與公開課的雙澳老師及陪同共備的老師、輔導員們談談基本功,怎樣把教學設計(教案)變成拍攝影片的劇本。我私心其實是希望藉拍「公開課影片」偷渡素養導向教學,因為如果沒有好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又怎能拍出好的教學影片?

那次的研習讓我覺得大可期待!因為我在訪視過程中認識的優秀國中老師都出現了,尤其看到蘇澳國中林順隆老師,以資深、前輩老師的身分,願意跳出來和大家一起進行公開課,一定能發揮影響力的!而國小組老師個個興致勃勃、學習力強,對拍影片很有想法,也有能力,再加上輔導團也安排了一系列的增能、陪伴與協助,成效一定比預估的好!那場研習,我只發揮「精神喊話」的功能-你們是史上第一批,你們在創造歷史!

 洪荒之力2-跨校共備的厚積薄發

這次公開課博覽會授課老師之一的石瑩潔老師,是我們論壇計畫(輔導團向國教署申請的計畫)、也是探究計畫的成員。他所屬的小團邀請我和專輔林宛青老師加入共備,我去參加前,他們已經選擇了主題,是一個很抽象、很難教的主題-「能量的形式」,經兩次共備決定好架構,要以pa-分析與發現為主。我加入時,以外行之姿做了很多提問,之後回到領綱,發現原本的教學架構的教學時間需花兩節課,且只鎖定在重力位能轉換為動能,學生就算學會數據分析,但其實無法導出「能量守恆」的概念。所以我請團員思考,要如何完成學習內容Ba--1 能量有不同形式,例如:動能、位能、熱能、光能、電能、化學能等,彼此之間可以轉換-熱能、光能、電能、化學能,又如何讓學生從具體現象推論能量其實是維持定值的。確立教學目標之後,討論總算能聚焦了,最後決定以跑台操作+閱讀文本的學習活動來認識、理解熱能、光能、電能、化學能等能量形式,及能量形式可以轉換的現象,最後以「坡道上滑落的車」檢核學生能不能推論出-能量其實是維持定值的說法。

於是整個教學設計的學習內容更全面化、學習表現變成以tr--1pe--2為主,從學習重點到學習活動、評量全部打掉重練。我想對團隊夥伴而言,這算得上「雷神之槌」應該暈頭轉向了,然而我之所以敢下如此重手,是因為有信心,他們會以洪荒之力做出新課程。結果竟在第十天時就已經改完成新的教案、學習單以及教學投影片!

教學設計完成後,我們就進行了團隊的公開課及可視化觀議課(這是我們的既定計畫),而那堂公開課的錄影就做成影片,就是後來呈現在公開課博覽會官網-文化國中自然科(連結)的資料,而這份資料被做成此次公開課博覽會佐藤學教授來線上說觀議課的對象,於是我參加了這場線上觀議課,真正體會「與君共語似醍醐灌頂」的震撼!

洪荒之力3-高手之醍醐灌頂觀議課

同溫層的觀議課

石老師在文化國中舉行的實體公開課是論壇計畫採用可視化觀議課的第三場,由於觀課指引(這裡)及議課模式都已經滾動修正過了,老師們的觀課、議課重點能聚焦教學目標、評量、策略,學生的學習表現、困難點的出現等,已經很接近我們規劃的樣貌,觀議課者提供的建議有助於教學設計、策略的修正,而共備團隊提供的教案、教學實施,協作模式,對觀課者也有助益,共備及觀議課者都說這個過程,就像醍醐灌頂,把他們拉到更高的位能,將來一定能轉換成更高的動能!!

 

跨域成員、觀點的議課

這次公開課博覽會採取的是線上影片的方式,對象包含國中小,自然科、非自然科老師,是否能讓參加者也有被灌頂的感覺?這是我很好奇的!線上觀議課的進行模式如下

(1)主持人請授課者說明教學設計理念重點與授課心得(5-10分鐘)
(2)播放並觀看剪輯影片(10-15分鐘)
(3)預先將觀課者分組(5人一組),在組內討論15分鐘,其中一人擔任紀錄-共編簡報,一人擔任討論後發表。
(4)主持人邀請各組發表。
(5)主持人邀請該校共備團隊主持人-校長發表。
(6)專家提供諮詢意見(這場是由佐藤學教授擔任)

我們這組有一個來自台東新生國小的亮宇老師,他並不是自然專長,也不太理解國中、宜蘭的學習環境,所以我們盡量聽他的觀察結果,意外的,亮宇老師在「我從授課教師的教學學到什麼?」這點,完全有觀察到石老師使用的教學策略,如-拼圖法(跑台觀察)、使用線上軟體(slido)協助學生發表、提問時不設定標準答案、不急著提供正確答案等,也觀察到學生的主動及真正的討論,他說他印象中國中理化課都是老師說,學生聽…。我在想,由於當時各項檔案的連結尚未開放權限,所以觀課者從官網上看不到教案、學習單、閱讀單等資料,一個老師能從15分鐘的教學影片觀察到這些,而其他組的老師的觀察、議課也都有聚焦,這顯示教學影片有呈現必要的重點,再加上觀課老師們領悟力強,而造成兩者相輔相成的效果。

我們論壇計畫的參與成員投注大量的時間精力在做宜蘭版的可視化教學、學習、觀議課,透過主題研習、共備,務必讓每個老師都能做好教學設計(教案、觀課指引),要求授課者在授課前要能清楚自己的每一活動的目標、教學重點,這樣才能讓學生看到要學習的重點、讓觀課者看到老師的策略、目標及學生的相對應表現。在我們團裡運作之後,效果很好,但我們一直擔心只有受過這套「可視化觀議課」訓練的老師們才做得到,這樣就比較難推廣了。然而經過這次30人左右,多樣性很高的觀議課成員的議課結果,我們發現其實只要老師的教學設計、教學活動很明確,輔以觀課指引(其實就是四格教案),這套觀議課方式是很可行又有效的!這是這次議課過程中,我被澆灌的第一份醍醐”!

大師風範就是醍醐!

其實我已聽過幾次佐藤學的演講,心想大師葫蘆裡賣的就是「學習共同體」的藥,並不期待有新奇、能提升位能的驚喜,不過,我錯了,這次真的大大驚豔,滿滿的醍醐啊!

醍醐1---老師針對這堂課的能量的形式和守恆提供相當多的實作例子,也提出不同觀點和建議。從他舉的例子可以看出老師做足了功課,有備而來,這種等級的敬業,我只在林如章老師身上看過,但如章老師是理科老師,佐藤學教授應該不是啊,竟也能跨遇到自然科而且如此深入,更令人佩服!我不禁想,如果每個教授來議課都能做到像佐藤學老師一樣言之有物,以理服人,就不會被講「只有理論沒有實務了」。講師的每一場研習、會議都是在建立自己的專業品牌阿,這也是我要學習的,雖然我自認也是挺敬業的,當講師都會針對對象需求來備課,但看到佐藤學老師的示範,覺得我可以做的還很多!

 驚艷2-對探究學習的詮釋

我們參加探究計畫好幾年了,也學了,做了很多探究教學、教案….,但老師提供、詮釋的探究還是讓我們有醍醐灌頂之感,我摘錄幾個我最有感的項目:

(1)生物學家JosephSchwab的說法-學科知識的構造有兩種類型,為「建構內容」與「建構脈絡」,在「探究學習」中應強調 「建構脈絡」(探究)而不是「建構内容」(理解)---意思是探究過程(脈絡)、思考智能比科學概念、知識的理解更重要!這說法我們說過100遍了,但我們只有說,沒有做!老師還說-教正確解答不是在教學是在培養奴隸,真是震撼啊!

老師用我們的課為例說:建構內容的教學---讓學生理解什麼是能量守恆?有些看似不守恆的現象是怎麼造成的。「建構脈絡」的教學---從可見的現象去思考這現象為什麼會發生,找出關聯,最後建構出能量是守恆的,運用這些知識去解釋有些看似不守恆的現象背後的原理。也就是從具體、可觀的現象,去思考這個現象是怎麼發生的,建構抽象的概念、原理。 

(2)理科的課堂有必要從根本上重新檢討-傳統理科課堂中的標準程序是:「預想」>「實驗」>「檢證/討論」,但科學探的本質不是「假設」>「實驗」>「檢證」。科學探究的本質是「詳細觀察(可見的現象)> 「活用識/資訊(考察)> 建構理論模型(不可見的原理規律),教授指出:要讓學生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以圖表達,在科學上以圖表達比用語言表達更重要。

科學探究並不是在驗證理論,或者說驗證已知的理論不算探究。這個說法有震撼到我,同時又深得我心。我一直說-生物學從來就不是「假設」>「實驗」>「檢證」啊,但很難被偏理工的老師接受,JosephSchwab是生物學+科學教育家,特別能同理生物老師的探究教學阿;但是這要如何在教學中操作,我想會是下一件我們要盡洪荒之力去做的事情。

 

來自團隊的醍醐

這次的議課是線上模式,但輔導團、課發科還是派出人手集中在馬賽國小,做幕後的調度、協助,各校的共備團隊(共備者、校長)也都到現場,所以我也選擇到現場上線,因為可以陪伴瑩潔老師,給他加油(第一次面對這種大場面說不怕是騙人的),很慶幸有親臨現場,可以感受到整個團隊的動能-授課老師、備課團隊、課發科、輔導團及各承辦學校全體總動員!這不是授課教師的公開課,是宜蘭教育界共同的公開課,身為國中自然備課團的一員,真的是超級幸福的,因為我滿腦子的「理想」都是靠這些夥伴們去實踐力行完成的,當別人在稱讚團隊成果時,真是與有榮焉! 

 

能量守恆這教案很好,在大家的觀議課回饋下,它可以升級變得更好,我們會把它做出來;還沒有看過這節課的人請到這裡-2021宜蘭縣公開課博覽會官網

點閱,這個官網是很好的成果,它將是未來持續、深化推廣的基地,感謝所有參與這場盛宴的伙伴們!

5 則留言:

  1. 感謝月鈴視導精采的紀錄與分享。

    回覆刪除
  2. 太精采了,
    評論、紀錄、準備過程都精彩!

    回覆刪除
  3. Mission Impossible!
    真的很不簡單!

    感謝視導的支持、指導與陪伴

    回覆刪除
  4. 謝謝視導,今年校長帶領團隊老師參與的盛情真的很感動,影片累積許多素材真的不容易

    回覆刪除
  5. 相當感謝月鈴老師的指導與陪伴~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