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植物大不同
畫完了植物再來就是動物界了!但動物不像植物那麼單純,植物的特徵很明顯-有無維管束、有無肉眼可見的孢子囊堆、有無子房、平行脈或網狀脈、、、基本上5大區塊(蘚苔類、蕨類、裸子、單子葉、雙子葉)的植物各準備一樣或一盆就有代表性了,畫完了基本概念也就有了,可以寫出二分叉檢索表!但動物的歧異性大,而且課本上介紹的「門」就有7個,加上脊索動物門下的5大類別,林林總總加起來10幾類,光是通則就夠讓人「抓無寮仔門」,更何況還一大堆特例!所以怎麼畫還滿傷腦筋的!
給動物一個生長的情境
以前我曾讓學生畫丁香魚、鹹酥蝦、蛤蜊,主要是這三樣東西很容易弄成可以吃的食物,而且不會太貴(一班的材料費不會超過200元),去年是發一張白紙給學生,第一輪每個學生都發一條丁香魚,讓學生畫外型及解剖後的脊椎骨、內臟等,畫好了拿著作品讓老師檢查,通過了就可以換下一個食材---蝦…,覺得效果不錯,但總覺少了點情境。今年因為在噗浪上認識了心心老師,正好在上課前2週看到她照的湖景,那張圖我很喜歡,而且圖的留白很大,還包含了陸、海、空環境,靈機一動拿這張圖當背景,設計成學習單,仍然給那三樣食物,也按以前「拿作品換下一份食物」的模式,讓學生把動物畫在適合的地點,但因為有一整節課的時間,所以原設計是畫完3樣後,可以參考課本或自己的印象多畫其他動物---這是加分題。結果作業收回來後真是讓我大吃一驚:真的太美了!請參考以下三班的作業影片!
最美是心態
這樣的作業若要以美術課或解剖學或型態學的觀點來看,其實也是「普普之作」,但身為老師的我卻深受感動,因為學生主動要求將作業帶回家再精緻,他們想要在加分題上多爭取分數!也就是學生認為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可以做得比老師要求的更多!這樣的精神態度是最可貴的!第一班(124)因為上次在植物分類時表現得較不好,這次一雪前恥!其實不管畫得好不好,肯學、肯要求自己經值得拍拍手了!所以我到123.126時就拿124的作品出來秀一下(這裡),結果這兩班也被激出榮譽感,加上他們原有幾個同學很會畫,作品真的很賞心悅目(花一節課來欣賞美,即使沒學到分類知識,應該也值得吧)!
噗出來的美麗浪花
什麼是教學的「e 化」或學習的「e 化」?或者要問什麼是「e learning」?現在學校班班有電腦、單槍,所以上課用簡報、影片…等很普遍,但是如果內容仍然是課本上的那些東西,只是把它變成電子化(如各書商都有出設計精良的電子書),似乎沒有發揮e化的真正功能 。這兩年微博盛行,臉書、噗浪變成人際互動的另一平台,其實她也在悄悄改變教與學的型態!以我自己來說,在噗浪上認識了學校以外的各類老師(不是王老師),間接改變了一些想法:如快樂圖神的美美照片,讓我知道其實可以很easy的獲得一些emotional的素材,用這些素材我的教學更接近我的核心想法---發現、感受生物的美!而這次動物分類學習單漂亮的底圖也是噗浪上認識的老師提供的(其實我是先用後報備)!這張圖發揮不可思議的效果---可能因為圖太美(環境太好),學生卯足了勁要把它變更好,於是這份作業才能如此美不勝收!這些都是在鋪浪裡激起的美麗浪花!噗浪是我的另一種「e learning」!
「阿母、我上臉書了」---每個學生都期待露臉
這次作業會受到學生歡迎甚至主動加工,另一誘因竟然是---臉書!我最近才開始上臉書(以前有帳號但很少使用),植物作業時就將比較漂亮的作業上傳到臉書,小小動作竟然引起學生注意---我在課堂上說:有被老師照相並上傳的都是好作品(其實我每一張都照了,但上傳時漏了幾張)!沒想到下課時有學生堵我---老師我畫得不好嗎?為什麼你沒照我的?啊….我只好自圓其說:下次一定照你的!等到動物分類的作業時,一堆學生拿著作業說:老師,這張有資格被照起來放在臉書上吧!還有學生下課時還來說:老師,你要看清楚喔!不可以再漏掉我的!啊…「阿母、我上臉書了」會成新的炫耀語嗎?為了不要再漏掉學生作品,我需要比較方便的圖片上傳及呈現方式,此時噗友快樂圖神聽到我的需求,教我一招「超快速製片」法,於是有了這3段影片!影片中用了心心老師、圖神和我自己照的照片,這些照片都曾在上課中用過學生滿熟的!影片中的音樂是我請126班學生自彈自唱的--台灣的心跳聲!他們聽說要上傳到臉書還要求錄兩遍(由盧瑞宏和林光灝同學伴奏),平時要求他們寫作業真是難啊,但是他們在音樂方面真是傑出啊!我覺得他們唱得比蔡依林好!
時代在變,學生更在變,但生物與教育卻有不變的核心價值---人性化!很高興搭上E化的車,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與生物之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