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

教育的現實與理想---從觀議課談起

108課綱執行快1年了,我們看到很多理想在現實中的變形,如:彈性學習課程變綁課、會考變成舊綱考題大出清,而今天要講的是和每一個老師、校長都有關的公開課。

觀誰?議什麼?

課綱落實的關鍵在教師專業能力,所以總綱中特別在柒、實施要點中,列了五、教師專業發展,規範了校長及教師的公開課。總綱說:為持續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形塑同儕共學的教學文化,校長及每位教師每學年應在學校或社群整體規劃下,至少公開授課一次,並進行專業回饋。

可能是因為有明文規定,對象又是所有老師、校長,所以,從總綱公布後,共備、觀課、議課就如火如荼(其實各縣市注重及實施方式差異很大)展開,風吹一段時間後,漸漸有很多專家不斷提醒現場老師觀議課原則,最主流的是:「觀課是觀學生不是觀老師」、「議課只陳述看到的事實,不評價」

這聽起來像是在說:

我們來幫授課老師看一堂課,告訴授課老師學生是怎麼表現的,但不要對授課老師的教學有批評或建議這樣做將可以「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形塑同儕共學的教學文化,

 錄影機是最佳觀課者?

我無法理解這樣的觀課邏輯,如果觀課者記錄、呈現「學生怎麼學」,授課老師就能覺察是「自己的教」出了什麼問題,應該如何改進,那我們在每一組(甚至每一個學生)桌上放一台360度攝錄影機,可以收集的資訊可能更多,又能完全符合觀課原則---關注觀察學生學習表現,不對教師教學做評價;當一個旁觀者,不涉入學生學習;不影響授課教師的教學….而且可以做到每一堂課、每一個學生都在被觀課

 務實之道

不過,專家們也不會無故提出這樣的觀、議課原則,我想,這應該是與現實妥協的結果吧?各縣市開始試行公開課時(或以前的教學觀摩),有太多老師在沒有建立互信、未互相了解 (沒有經過共備)、沒有學過如何觀、議課的情況下就參與觀議課(至於為何無法落實共備、無法全面、有效的實施觀、議課的增能,這又是另一回事了)…然後就出現了:老師觀課時沒看到重點(授課老師自己也沒指出教學重點)、議課時講太多自以為是的批評或建議授課者受到打擊、傷害….等慘案,導致老師更加排斥公開課,於是,專家們為了讓公開課可行,不斷宣導:看學生不是看老師,講事實、不做評價的原則,希望大家收起槍彈,或轉變槍彈對準的目標,降低反彈力道。

在這個原則下,觀課者要做的事:觀課時,在拿到的觀課紀錄表上,勾幾個項目,寫幾句感謝的話,在議課時說一下:我看到學生….。授課者要做的事:在有觀課者的情況下,上一堂課、之後在議課時回應觀課者(或議課者)的紀錄或提問,說一下今天學生表現為何比平常好(或不好)…

這樣做,真的有助於公開課的推行嗎?

達成目標了嗎?

上述的做法(應該很接近教學現場吧),真的可以讓學校交出很不錯的公開課達成比例的成績單,但,勞師動眾()的結果除了達成指標,是否能達成---提升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形塑同儕共學的教學文化的目標?

當我們向現實妥協,也許能得出一條可行之道,但若為了上路而忽略理想、目標,最後會不會離目標越遠呢?當老師必須紙上談兵行禮如儀時,精進的熱忱會不會被消磨掉?

現實與理想

公開課的折衷作法(觀學生為主、事實陳述不評價)讓公開課變得可行、易行,這在推廣之初是需要的,但如果長此以往,養成習慣,以為公開課就是這樣的官樣文章,那就完全失去公開課的意義! 理想與現實間的距離如此遙遠啊!!

到底有沒有辦法在現實中逐漸靠近甚至達成理想?這是我和宜蘭團隊最近在想和努力的事:

這幾年,宜蘭縣的自然領域夥伴因輔導團的精進計畫研習和參與彰師大段曉林老師的探究計畫,而有很多的共備討論,團隊間建立了互信、互相了解的基礎,所以我們的觀議課,一直是看學生也看老師有事實也有建議,老師們經槍林彈雨的洗禮,反而個個練就一身銅牆鐵壁的本領。他們的教學品質與學生學習成效的確是有提升的

所以我們的案例說明:公開課的理想是可以達成的,只要在以下事項多用點心:

1鼓勵更多老師進行共備(校內或跨校),擴大同儕共學基礎。

2改善觀課、議課方式,讓更多老師不必經過太多訓練,就可以進行有意義的觀議課。構思中的努力方向包括:

(1)如何讓授課者在說課時,能明確指出觀課重點,而不是:請幫我看這節課學生是否有在進行思考?或有進行探究?

(2)如何讓所有人的觀課紀錄能一起呈現?(知道別人的觀點,能多方思考是很重要的)

(3)如何進行觀課結果(紀錄)的討論?

(4)如何進行專業回饋?

當我們和老師們討論的是:如何達成每一個老師都做一次公開課的指標,那我們會找到妥協的作法,最後失去目標。如果我們和老師們討論的是公開課的理想,認清目標,那麼我們會找到有點難、有點遠但逐漸靠近目標的路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