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0日 星期六

評審要看什麼?我想讓評審看什麼!!

 這幾天又陷入教案黑洞!!由於參加的探究計畫有教案的競賽,身為教練總是需要幫組員們檢核教案,修改教案。這幾年我真的看了、改了不少教案!很多學員會覺得我改教案的功力很高,可以說是快、狠、準! 也說我有使教案改頭換面、脫胎換骨的能力,雖然我自己覺得那只是錦上添花或畫龍點睛!

審查者,是帶著自己的標準、視角來看教案的,改出來的是審查者風格的教案,如果這個風格正好是教案競賽的評審喜歡的,就會獲得好成績,萬一不合評審口味,只能落得叫好不叫座! 每個評審看法不同、每年有不同的評審,所以,我覺得去猜測、迎合評審者的好惡,是一場純靠運氣的賭博!

但是審查者難道不能提供一些客觀的指標、原則供寫作者參考,以產出好教案、好教學設計?原則當然有,只是原則、指標對產出好教案的幫助不大,通常是說了等於沒說,所以我寧可一對一多討論一些教案,不想花時間去講通則、指標(我也沒那資格啦)!

不過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自己在改教案時心中的那把尺,作為修教案的總結(這計畫也近尾聲了):

教案的初階要求---「文字通順」,「格式易讀易懂」

文字通順應該是最低要求吧,但我看過很多實際教學時很有創意,探究的教學設計,但教案文句讀起來只能說:我不懂你的明白阿!但這幾乎是無解的,因為:老師們完全不覺得他的話、文句是不通順的!

至於格式,現在的教案通常有時間、教師活動、學生活動、教具(教學資源)..等幾個欄位橫向並排,目的是能對應、了解每個活動的教與學,需要的時間、器材等。但實際寫成教案時,你會發這是超爛的格式,因為教案內容很難橫向對齊,如:時間欄:只需3個字(:五分鐘),教學活動欄,可能幾百字,落落長…20行,而相對應的學生活動欄,也許只是10幾個字,(:學生專心聽講),常常是教學活動已經密密麻麻寫到下一頁了,而學生活動欄則只有空虛的、天女散花式的撒落幾個字,根本無法對照、比較! 看個教案要上下左右移動去找對應項目,真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啊!!改變教案格式是我目前在做的事,在未改變前,我會建議:可以用明顯的分段、編碼等方式,讓閱讀的人知道該去哪裡找相對應的內容。這是我修改教案時提出的最明確準則!!

教案的進階要求:教或學習活動安排要有情境、有脈絡,有邏輯

這準則出自總綱,大家應該耳熟能詳,但做起來就不是那麼回事了!我看到的是:老師的生活情境,對學生而言往往是天方夜譚,老師腦中的邏輯(如果有)常常把學生帶入迷宮,而45分鐘的教案,開頭的前5分鐘和結尾的最後5分鐘,根本是完全不相干的事,中間也是區塊呈現沒有連結。

教案的高階、終極要求---要有探究的味道,要能促進學生思考,自主學習,要兼顧ASK…

這就更形而上了,探究素養思考自主這幾個名詞早已引得百家爭鳴,各自解讀。有人忙著取得話語權,有人盲著決定要跟隨的對象,其實,越是核心的價值越不是誰說了算,越是重要的東西越是不能以指標來衡量!

特斯拉反手冊的手冊:….

...手冊中找不到政策和規則,因為….政策和規則告訴你底線是什麼,它們會在你被解僱前告訴你,自己的表現可以有多差。

.....特斯拉要的是那些喜歡每天都把自己推向最高水平的優秀人才

也許哪一天,老師在做教學設計時能不再追求指標,而是每次都設法把自己推向更高水準!!

學習歷程檔案審查者

我會寫這些,其實是對另一件事有感而發。寫教案者/教練(審查者)/評審 的關係,如果換成 準備學習歷程檔案者/ 教練、專家/ 大學端審查者 ,是不是一樣的情形?

看著高中生、老師、家長忙著參加各種學習歷程檔案相關的講座、研習,無非就是希望找到學習歷程檔案準則、指標,我不禁想:提供這些準則、指標的教練、專家,和我一樣,是用他自己的標準、視角去看學習歷程檔案,這標準和學生要去的科系的審查者是一樣的嗎?還是南轅北轍?這準則是加分或扣分(我自己的標準常和教案評審教授不同,而害學員的作品被評低分)?這是一場操之在人的賭注阿

與其問審查者要看什麼,不如問:我要讓審查者看什麼!!

去猜測、打聽評審者的好惡,其實CP值非常低,是很冒險的做法!那我們要怎樣準備教案或學習歷程檔案?我想,除了初階要求---「文字通順」,「格式易讀易懂」外,要成為優秀、卓越、能打動人的作品,重點不是「審查者要看什麼」,而是「我要讓審查者看什麼」:怎樣把你自己的想法、特色做出來,讓評審者認識這樣的你(或教案),才能讓雙方都各得所需:學校找到合適的人才(好教案),學生找到適合發展的科系(教案得到認可、推廣)

以我的做法為例:明知探究教案的指標是:這個教案最好有完整的探究過程,如po/pe/pa/pc,但我覺得其實一或二堂課不需要、不容易甚至不可能是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一或二堂課可以是很深入的觀察與定題(po),加一些推理論證(tr),或只是建立模型(tm)的過程,數據處理(pa)也不是一定要畫統計圖,我會鼓勵我的組員們,不要管評審指標,把自己的想法、作法寫出來,讓評審看到不同的可能性!是我決定要讓評審看什麼而不是評審決定我要寫什麼! 這也是一場賭注,如果評審能接受,就有機會修改現有指標,這樣對雙方都好,當然,如果評審不喜歡,那就願賭服輸啊! 至少我掌控了教案,展現了自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